您好,欢迎访问乐刷POS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8200542246

出售4万多个收款码!这个“非法吸存”支付平台被端

发布时间:2023-05-02 00:26:23浏览次数:

随着“扫码支付”的普及,很多商家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二维码”来方便支付。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编造高返利的投资项目,骗取投资者的血汗钱。

近日,海珠警方在“八大专项行动”、“飓风2021”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以投资伪造实体业务“二维码”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50万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男,47岁)、李某(男,40岁)等14人。

出售4万多个收款码!这个“非法吸存”支付平台被端(图1)

投资“二维码”比开店更“靠谱”?

今年6月,常先生到海珠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称,自己因投资认购第三方支付平台实体商家的“二维码”被“团X公司”诈骗。

据了解,2019年7月,常先生在朋友介绍下,参加了一个由“团X公司”组织的投资推荐会,从中得知该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熊X平台”正在推广一个引流投资项目。投资人通过订阅平台内各实体的“二维码”即可参与投资,每月可获得“二维码”月供的0.05%和广告销售额的10%作为分红收益。

在推荐会上,公司负责人张声称:“投资这个项目比直接经营店铺更靠谱,所有风险由商家和平台承担。投资人不用交店铺房租水电,也不用担心盈亏风险,可以‘躺着赚’分红收益。”张还承诺,均价200元的“二维码”,每个月最多能赚50元。

于是,常先生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以每个“二维码”200元的均价认购了2800个商户的“二维码”,共投资57万元。

起初,常先生每个月都能如期收到稳定的收入,并能在这个平台上查询相关实体和业务的详细运营情况。但从2020年2月开始,公司以疫情、经济下行为由,多次暂停或暂缓分红收益的发放,平台也开始暂停相关业务运营数据的更新。2020年9月,常先生突然发现平台无法登录,投入其中的本金无法提现。相关负责人相继失联,现场查看后才发现公司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空。

真相:操纵后台伪造“二维码”,用投资款还债。

接报后,海珠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办案民警一方面积极联系相关投资受损人员向公安机关报案,深入了解涉案公司的人员构成和作案手段。另一方面,他们加快核实涉案公司的背景资料和资金流向,固定相关犯罪证据。

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查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公司负责人张某伙同李等人,在未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伪造平台上实体商家的“二维码”,以投资这些商家的“二维码”获取高额分红为名,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并将“二维码”出售给200余名投资人。

7月21日,专案组开展多路抓捕行动,在重庆将该公司销售经理李某抓获,在广州将销售团队成员12人抓获并劝返。9月28日,办案民警在重庆将潜逃外地的幕后头目张某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审讯,警方了解到,2017年,张某与多名股东合资成立“团X公司”,开发运营第三方支付平台“熊X平台”。该平台最初是为商家提供二维码收款服务,主要收入来源是消费者扫码支付产生的手续费和商家的广告费用。

2017-2019年期间,由于公司推广的平台发展不尽如人意,平台商户数量、用户数量、各项效益远不及预期,导致公司负债高企、资金链断裂、股东退出。

为了偿还公司债务,张找到了过去认识的“销售专家”李帮忙。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李和他的销售团队负责将平台重新包装成“优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网络推广、现场讲座、亲友介绍、举办大型投资推荐会等方式,将商家“二维码”的收益卖给社会投资者。

在明知平台实际商户少的情况下,张某仍选择与李某合作,谎称平台与全国各地数十万商户关联,伪造大量商户“二维码”并操纵实时收益数据,用新增资金支付承诺给投资人的高额分红,偿还公司债务。随着雪球越滚越大,公司最终因为入不敷出而倒闭,平台也随之关停。

目前,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张某刑事拘留,抓获李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此案仍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