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推出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理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所谓“代理维权服务”,鼓励、诱导消费者频繁投诉金融机构。
这些非法组织或个人通常不具备合法资质,却收取高额费用,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的金融运行秩序,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
近日,广西银保监局发布相关消费风险提示,提醒大家擦亮眼睛,警惕“非法代理投诉”风险。
“非法代理投诉”操作流程:
第一步:非法代理投诉机构或个人利用互联网论坛、微信朋友圈、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渠道,打着“全额退保付息”的幌子,发布教唆他人成功退保付息、逃避债务的虚假案例,诱导消费者委托代理人维权。
第二步:向消费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费用,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
第三步: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捏造事实,使用固定的投诉模板和刻板的说辞,代表消费者向金融监管、信访等部门投诉。
第四步:切断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的有效沟通,通过纠缠、走访等方式施加压力,达到收取高额代理费、截留消费者退保及利息资金的目的。一些非法投诉机构甚至采用恐吓、威胁等手段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正常沟通,对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伤害。
广西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
第一,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合法合理维权。他们可以直接拨打金融机构统一的客服电话和投诉电话,也可以通过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投诉渠道反映诉求。
第二,防范个人风险。消费者要警惕“非法代理投诉”可能给自身权益带来的风险损失;
1.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消费者将身份证、银行卡号、业务合同、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相关照片等信息或资料提供给非法机构或个人,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使用的风险。
2.经济损失风险。“代理投诉”的组织和个人不仅收取高额的咨询费和手续费,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挪用的资金。
3.个人信用受损风险。消费者轻信“机构投诉”组织和个人的教唆,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很可能因信用逾期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导致个人信用受损。
第三,拒绝违法。非法投诉机构或个人以“代理”为名,捏造事实,违反合同,突破法律底线,扰乱正常金融运行秩序,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应警惕参与“非法代理投诉”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对“非法代理投诉”切不可轻信或传播。特别是要拒绝参与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
Copyright©2020-2030乐刷POS官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