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人民银行有关工作要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国支付一清协会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宗旨,汇总国家反诈中心、会员单位、互联网络等发布的相关反诈案例素材,编写防范“涉疫诈骗”温馨提示,引导普通老百姓正确认知和防范欺诈风险,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安全。
案例1:冒充移动转账工作人员诈骗
李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疫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她是否入住了酒店,并告诉酒店,前不久有一些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入住了酒店。如果李女士留下来,她需要被隔离。李女士说没住酒店,对方说李女士身份证可能被盗了,把她转到了“公安局”。
“警方”声称,根据调查,李女士的身份证不仅入住过酒店,还在某银行办了银行卡,涉及一起诈骗案,检察院已介入调查。随后,“警方”向阿利女士发送了所谓的“冻结拘留执行令”和负责该案的检察官证明。当李女士看到“冻结文件”并回忆起之前丢失的身份证时,顿时慌了。
对方表示,如果李女士想“自证清白”,需要向公安局指定的“安全账户”缴纳保证金。警方对李女士的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后,如果没有问题,会把钱还给她。李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转了10万元,但当她再次联系“警察”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转账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理由让转账对象转账,进行所谓的“资金核实”,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案例2:快递索赔欺诈
1日,经常网购的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她被告知,她的信使新冠肺炎测试呈阳性,需要销毁。公司会赔偿王女士。王女士按照指引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并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来王女士发现自己账户里的4万多元被转走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网购有问题要通过官方App、网站、客服电话联系。不扫描不明二维码或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和app,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案例三:骗取“防疫补贴”[S2/]
王先生在家中隔离期间,收到一封社区防疫人员的邮件,称“接到社保部门通知后,国家将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居民自行处理,认真填写,防止补贴按时入账。”。邮件附有二维码,提示扫码自助。王先生扫码进入一个网页,输入短信收到的银行卡号、姓名、银行验证码。随后王先生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提示账户消费13000元。王先生赶紧给小区打电话求证,被告知没有这笔补贴。直到那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收到“领取处理疫情补助”等消息时请擦亮眼睛,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确认。
春节回家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当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声称刘先生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但目前还在潜伏期,情况不太严重。然后对方说有特效药,500元,三个疗程。坚持每天服用,就会康复。由于回家途中经过风险区,刘先生非常害怕,立即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但是并没有收到治疗的通知,这时候刘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防疫人员不会直接推销产品,不会擅自收费,不要相信陌生电话!
前段时间,陶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认识了一个网友,自称姓陈。陶先生和陈某相处得很好。在谈到当前的疫情防控时,陈某说,他知道一个赚钱的方法,就是投资“新冠肺炎特效药”,“收益非常可观”,他有自己的“内部渠道”。他问陶先生是否感兴趣。于是陶先生点击了陈某发来的神秘链接,按照对方提示一步步操作,连续5次向对方不同名字的账户转账3万余元。就在陶先生想向陈某“请教”更多投资方法时,突然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了。
一定要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投资理财,警惕“内部渠道”,避免落入网络投资诈骗的陷阱。
案例六:假冒“防疫服务”的票据行骗案[S2/]
全女士收到一条信息,要求添加好友。对方自称是社区预防接种中心的工作人员,她的相册里有很多防疫服务的照片。全女士通过了好友请求。在回答了几个关于疫苗接种追踪调查的问题后,全女士被拉进了一个“防疫”群聊。对方声称方便以后提供更好的防疫服务。
几天后,全女士在群里看到一条“温馨提示”:下载指定App,即可获得3-20元奖励。全女士尝试下载后立即收到返利8.8元。随后,全女士在App里陆续完成了几个提现任务,突然发现无法提现。她问群主才知道自己操作失误,需要继续垫付资金。直到她投了3万多,还是不能提现,再问也没有反应。
转自中国支付一清协会
办pos机诈骗怎么投诉(办pos机诈骗怎么投诉)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站,本站内容仅作为做为展示,更多关于乐刷POS机的内容请关注我们,详情请咨询站内客服:yupos8。
Copyright©2020-2030乐刷POS官网版权所有